首页
搜索 搜索

化验肾功能血肌酐偏高?或许肾脏已经受损,做好三点可预防尿毒症

肾脏内科张宏涛     2023-02-04 23:15:10

“哎呦爸!你怎么不下来吃饭,今天有你最爱的红烧鱼。”44岁的王先生在楼上听着儿子的喊叫声无动于衷,因为这几天他 总觉得浑身乏力 ,现在连饭也不愿意吃。


(资料图片)

儿子在上楼查看后才意识到爸爸可能病了,赶紧带着他往医院赶。当医生问王先生有无症状时,王先生突然说:“我这几天上厕所后,看到 尿液经常有泡沫 ,以为没啥就没怎么注意。”

医生听完后先建议进行相关检查,王先生也非常乐意的配合,因为他觉得自己不可能会生病,充其量是没有休息好。谁知道检查结果让王先生大跌眼镜,他连忙去问医生:“这 肌酐偏高 是怎么回事?我是生病了吗?”

医生结合王先生病及检查结果说:“你这肌酐偏高, 肾脏已经出现损伤了 。”

王先生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不明白为什么这项结果出问题就代表肾损伤。其实不止是王先生,面对血肌酐这样陌生的词汇,很多人都会有所疑惑,接下来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血肌酐偏高的临床意义

一.化验肾功能发现血肌酐偏高是怎么回事?

生活中很多人会听到医生说肌酐高,而不是血肌酐高,这是因为肌酐包括 血肌酐和尿肌酐 ,只不过血肌酐对 衡量肾功能 具有更大的意义,所以一般情况下肌酐高指的就是血肌酐高。在明白其代表的临床意义前,我们需要深入认识血肌酐。

血肌酐是 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 ,多指的是 内生血肌酐 ,它的形成过程也不复杂。通常来说,肌肉中的肌酸会经由 不可逆的非酶脱水反应 ,而缓慢形成肌酐,然后再释放到血液中,最终跟随尿液排出体外。

这样形成的血肌酐也存在一个正常值,即 44~133μmol/L ,如果血肌酐的超出正常范围,其在临床上意味着 肾脏已经出现损伤 。值得注意的是没,像进食肉类、巨人症、摄入维生素C等,都可能会引起血肌酐的升高,所以当拿到检查结果时不要过度焦虑,及时向医生咨询才是最佳的解决办法。

虽然血肌酐在检测 肾功能、慢性肾病肾功能的评价 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而且还能灵敏地反映出患者的肾功能,可以作为评价肾功能的重要性指标,有助于临床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但是血肌酐并 不能及时反映出肾功能的状况

因为如果我们大部分的肾脏遭受到病理损伤,且 肾小球的滤过性下降比例又超过50% 时,只有在临床上才能显现出血肌酐的情况,所以仍需要结合其他的检查项目。

二.对于肾病患者来说,血肌酐正常就安全了吗?

一般情况下,肾病患者和普通人相似,只需要保持在血肌酐的正常范围即可,不过这种状态下肾病患者的血肌酐是相对安全。

为慢性肾脏病是会 逐渐发展 的,例如即便病情轻微的 肾小球微小病变 ,也存在发展为尿毒症的可能。因此,肾病患者的血肌酐正常,仍需要配合相应的检查、积极治疗。

很多人习惯性地将血肌酐作为衡量安全的唯一标准,殊不知当 尿蛋白总太高、血压等指标总降不下 这2种情况出现时,血肌酐多少都可能不安全。就拿尿蛋白来说,长期尿蛋对肾脏的损伤并不小,还会加快血肌酐的升高,这对于病情的控制不利。

这种情况下治疗的关键不在于血肌酐的范围,而是 及时降尿蛋白 ,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至少将 24h尿蛋白降到1.0g以下 ,如此一来才有安全的可能。

除此之外,血压也对肾病患者具有重要影响,原发性的高血压可能会 并发高血压性肾损害 ,而且这种情况不仅可能发生在血肌酐超标的患者身上,血肌酐正常也可能出现 继发肾性高血压 ,如果不加以控制,这2种情况的高血压可能会损伤肾脏、其他脏器。

看到这里很多人已经意识到,血肌酐超过正常范围,患者也不一定不安全。这主要发生在 血压控制达标、尿蛋白总能降至正常水平 其他各项检查结果都非常好 的人身上。另外,患者的血肌酐也没有超过 肾脏病3d期的水平 ,再结合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等,就有不发展为尿毒症的可能。

由此可见,血肌酐值的高低只能作为衡量患者是否安全的依据之一,并不能凭这一项结果就妄加断定。当查出血肌酐偏高时,面对可能会发展为尿毒症的肾损伤,我们该如何做呢?

三.肾损伤或发展为尿毒症,我们该如何预防?

增强体质,预防感染,养成锻炼的好习惯。

锻炼经常被我们挂在嘴边,却很少有人能够落实。如果已经查出肾损伤,在配合医生治疗的前提下,可以 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适量的锻炼 ,这样做是为了增强患者的抗病能力, 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防止感染细菌病毒后发生反应性损害。

另外,生活中还要做好预防感染的工作,就拿肾炎来说,它的发生通常和 上呼吸道感染 脱不了关系,为避免病情加重,我们应该及时注意天气的变化,天气转凉尽早添衣,防止感染的侵袭。

慎用肾毒性药物,避免加重肾损伤。

“是药三分毒”对肾损伤患者来说非常重要,对于那些具有肾毒性的药物,应该尽量不用,即便要用也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服药时要严格 遵医嘱 。例如 二性霉素B、多黏菌素、卡那霉素、四环素 等,都存在一定的肾毒性,可能会再次损伤肾脏。

积极治疗自身疾病,防止诱发尿毒症。

为避免发展为尿毒症,肾损伤患者也应该积极治疗自身疾病,例如 糖尿病、高血压 等,都可能会成为 尿毒症发病的诱因

就拿高血压来说,其可能会使患者出现 肾细小动脉硬化 ,从而引起 夜尿增多、尿频 等症状。不得不提的是,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的肾功能受损也会逐渐加重,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中可能会因为肾功能损害而患上尿毒症。

糖尿病也会使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就包括容易引起肾脏病变的 糖尿病肾病 ,但肾小球玻璃样改变、肾小球硬化等肾脏病变出现时,患者的肾功能会受到影响,最终可能会发展成尿毒症。

参考文献:

[1]黄芳. 什么原因导致的尿毒症[J]. 2020.

[2]王为先. 肾病患者血肌酐多少才安全[J]. 江苏卫生保健, 2022(005):000.

[3]蔡新. 如何预防尿毒症[J]. 家庭科技, 2016(9):2.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1 人人制药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36   联系邮箱:85572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