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搜索

世界新动态:科技浇灌产业之花|大方白参菌工厂化、产业化发展深入推进

大方发布     2023-03-06 23:19:41

三月初,贵州大地春寒料峭,在毕节市大方县经济开发区农投菌业科技有限公司的中国白参菌工厂化生产及珍稀食用菌科创园中,处处飘散着淡淡菌香。现代化出菇厂房里,一朵朵洁白鲜菌被工人们小心翼翼地采收。

“这批订单的白参菌将主要销往云南市场,我们的白参菌在云南已经达到了90%的市场占有率,此外,产品在川渝、大湾区等地也很受青睐。”农投菌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副总马布平介绍,品种珍稀、营养价值高、产量稳定,品质有保障……使公司生产的白参菌得到了经销商们的偏爱。

这是全国唯一一个白参菌工厂化生产基地,也是全国首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菌种研发、集约化生产、技术培训、智慧交易为一体的全智能化白参菌栽培工厂。目前,农投菌业科技有限公司科创园区平均日产鲜菇20吨、年产7200吨。


【资料图】

白参菌因其灰白晶莹的外貌又被称为“雪莲菌”,是一种食药兼用的珍稀菇菌,其菌质韧,上有绒毛。据相关研究,白参菌富含17种氨基酸、磷、铁、钙等微量元素,是高蛋白、低脂肪的原生态产品。

“从无人问津的山野菌菇,到餐桌佳肴美味,白参菌实现人工种植和工厂化生产经历了不少难关。”马布平介绍,近年来,在国内外食用菌知名专家团队潜心研究等基础上,野生白参菌驯化种植各项瓶颈陆续得到突破。

在此前研究基础上,农投菌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团队还进行杂交育种,得到适宜冬季工厂化栽培的菌株,并研发完成配套的工厂化栽培技术体系,实现质的突破。

“这是一个被‘科技’浇灌长大的山珍产业,经过驯化,我们的自有品种朵型高度一致、菇峰整齐、颜色灰白、肉质肥厚,同时栽培周期短,只要18天就能出菇,可实现工厂化、量产化种植。”马布平说。

在育菇厂房中,一朵朵白参菌如花朵向上绽放,在灯光的照射与雾珠的攀附下显得晶莹无暇,犹如精雕而成的“白水晶”。厂房工人熟练地采收、挑拣、打包,及时把鲜菇交付到冷链环节进行存储和运输。

另一旁,菌棒自动化生产车间、接种车间、养菌车间……每一条生产线的各个环节全被食用菌大数据中心“千里眼”监控设备捕捉在电子显示大屏上。在电脑端综合管理平台数据库内,不仅能查看各个车间实时监控画面,还能检测菌菇房里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的变化,以及菌菇市场动态变化。白参菌的产量、质量在数字化生产监控之下得到了保障。

生产动力足,市场销售旺。2022年,公司作为粤黔协作的“菜篮子”基地,成功打开粤港澳大湾区消费市场,入驻广东、深圳等20余家大型生鲜超市,并与当地餐饮产业有序合作推广。眼下,公司又再一次拓展销售模式。在农投菌业科技有限公司电商直播运营工作室内,一包包“菌汤包”通过直播平台,采用新零售模式推向更多消费市场。

“这是我们今年刚开始试营的线上销售平台和新品套装,已经建立了专业的抖音直播团队及运营平台,希望让更多消费者通过更加便捷方式能品尝到我们贵州原生态的山珍美味。”直播团队负责人陆海介绍。

目前,公司已建成集菌棒生产、接种、养菌、出菇、采收及包装、冷链仓储、大数据中心、研发中心及销售平台于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条。对于白参菌未来的产业规划,马布平介绍,将在白参菌的精深加工上不断发力,研发白参菌在食用、药用价值方面的相关产品,提升产业价值链,拓展增值空间。

来   源:天眼新闻

编   辑:龙   英

编   审:杨   娟     

监   制:王筱江

总监制:刘仁军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1 人人制药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36   联系邮箱:8557298@qq.com